苏轼赤壁赋(苏轼《赤壁赋》原文、注释和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3-10-03 07:48:28 阅读:2

苏轼《赤壁赋》原文、正文和译文及赏析!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子孙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时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旅游了黄州四周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头脑是分歧的:一方面,他对遭到严酷打击感受怨愤、痛楚;另一方面,不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摆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受了暖和,加强了决计,也使他的头脑更接近实际。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应了这时的头脑心情。

赤壁赋

作者: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倘佯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尤物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停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以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逆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现在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顷刻,羡长江之无量。挟飞仙以翱翔,抱明月而长终。知不成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céng)不克不及以一瞬;自其安定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一切,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shì)。”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zhuó)。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边之既白。

正文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厥后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3]。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故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晓得这一点,积非成是,借景以抒发本人的胸怀。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阴历十五日。“既望”指阴历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7]少焉:一会儿。

[8]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包围江面。横,横贯。

[9]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腾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10]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11]尤物:此为苏轼参考的屈原的文体。用尤物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本人所怀念向往的人。

[12]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奏应和。倚:随,循和:应和。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像是倾吐。怨:哀怨。慕:留恋。

[14]余音:开头。袅袅:形貌声响委婉悠长。

[15]缕:细丝。

[16]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冲动得起舞。

[17]泣孤舟之嫠(lí离)妇:使孤舟上的孀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孀妇。

[18]愀(qiǎo巧)然:容色改动的样子。

[19]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厉地端坐着危坐:端坐。

[20]何以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凄惨呢?

[2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22]缪:通"缭"环绕。

[23]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繁茂的样子。

[24]舳舻(zhúlú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25]酾(shī)酒:斟酒。

[26]横槊(shuò):横执长矛。

[27]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伙伴,以麋鹿为友。侣:以...为伙伴,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28]扁(piān)舟:小舟。

[29]寄:寓托。

[30]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暂时,仅数小时。此句比如人生之暂时。

[31]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如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微小。

[32]顷刻(yú):一会儿,时间极短。

[33]长终:至于永久。

[34]骤:数次。

[35]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金风抽丰。

[36]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37]盈虚者如彼:指玉轮的圆缺。

[38]卒:终极。消长:增减。长:增长

[39]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今后多“共适”,义同

[40]更酌:再次饮酒。

[41]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以前。

[42]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43]既白:以前显出白色(指天明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嬉戏。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涛不起。举起羽觞向伙伴敬酒,吟诵着《诗经》中《月出》这一篇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挪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涯。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沿的江上飘扬,越过渺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大,就好像凭空乘风,却不晓得在何处中止,由由然仿佛离开了人世,升入瑶池。

这时分喝酒喝得高崛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胸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宾客,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仇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吐,开头凄切、委婉、悠长,好像不休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哀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宾客问道:“(曲调)为什么如此(凄惨)呢?”伙伴回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交界绵延不停,(眼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场合么?起先他占领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逆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现在天又在何处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互相敬酒。(我们)好像蜉蝣置身于宽广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微小。(唉,)哀叹我们的终身只是暂时的半晌,(不由)倾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神仙携手翱翔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人世。(我)晓得这些不成能多次取得,只得将憾恨寄予在这金风抽丰中的箫音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晓得这水与月?不休流逝的就像这江水,但是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终极并没有增长或变小。假如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刹时不产生厘革;而从事物安定的一面看来,万物与本人的生命相反无量无尽,又有什么可倾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本人的归属,若不是本人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克不及求取。仅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响,进入视野便会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克制,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分。这是天然界无量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协同享用。

于是伙伴兴奋的笑了,洗濯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杂乱。(苏子与伙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涯以前显出白色(指天明白)。

赏析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形。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天然胸怀之中,恣意明白其间的清风、白露、巅峰、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如成体态娇好的尤物,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倘佯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尤物兮天一方”,心情、文气一向。“倘佯”二字,生动、外貌地刻画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留恋和脉脉含情。在洁白的月光照射下白茫茫的雾气包围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愉快,自在安闲,因此“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众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扬,就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分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瑶池一样。众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形貌“泛舟”游赏景色的一段,以景抒怀,融情入景,情形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兴奋和宾客凄惨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尤物”而不得见的怅惘、懊丧的胸怀。这里所说的“尤物”实践上乃是作者的抱负和统统美功德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尤物兮天一方。”这段歌词满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尤物兮将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尤物而不得见,已暴露了懊丧和伤心心情,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凄惨、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停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孀妇悲啼。一曲洞箫,凄切委婉,其悲咽低回的音变更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情感蓦地厘革,由兴奋转入凄惨,文章也因之波涛升沉,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宾客对人生急促无常的叹息。此段由赋赤壁的天然景色,转而赋赤壁的汗青遗址。主人以“何以其然也”设问,宾客以赤壁的汗青遗址作答,文理转机天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起首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出现波涛。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诚的往事。当年,声势赫赫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自鸣得意,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何处呢?曹操这类好汉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此,如今只能叹息本人生命的暂时,倾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渴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真实践的抱负,以是才把伤心愁苦“托遗响于悲风”,经过箫声转达出来。客的回复体现了一种虚无主义头脑和悲观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宾客之口暴显露本人头脑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受报告本人的看法,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量”,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熟悉。假如从事物厘革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外是转眼之间;假如从安定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量尽的,又何必倾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天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顷刻”了!这体现了苏轼豪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同意从多角度看成绩而不同意把成绩相对化,因此,他在身处窘境中也能坚持豪放、超脱、兴奋和随缘自适的精力形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摆脱出来,感性地对待生存。尔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一局部不克不及强求予以进一步的分析。那么什么为我们一切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山河无量,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好可以倘佯其间而得意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必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发言后,转悲为喜,开怀痛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地步。

清代古文家方苞批评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成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暴露,推敲丰满,不知其以是但是然。岂惟他人不克不及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克不及云云适调而畅遂也。”苏轼经过种种艺术伎俩体现本人开阔的胸襟,他仅有忘怀得失,胸襟开阔,才干撰写出“文境邈不成攀”的《赤壁赋》来。

(1)“情、景、理”交融。

全文不管抒怀照旧议论一直不离江上景色和赤壁故事。这就构成了情、景、理的交融,充溢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地步。

(2)“以文为赋”的文体情势。

本文既保存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和谐伎俩,冲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因素,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考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在,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满是散句,紊乱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并且换韵处屡屡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优点。

(3)外貌精巧,善于取譬的言语特征。

如形貌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停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如,渲染了箫声的凄惨,将笼统而不易捉摸的声响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后果极佳。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紧张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果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挖苦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问广博,喜嘉奖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各位”之一。其诗题材宽广,清新豪健,善用夸大比如,独具作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字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正版包邮 苏东坡集 国学名士传记名士传苏东坡传 人物传记书 ¥36 置办


#不成错过的好书#点击外表图书链接中的“去看看”可以置办国学经典《苏东坡集》

接待眷注@泽光书院 ,让头脑富裕生存。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地方有。我们注意于分享,如有侵权接洽必删并致歉。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shenghuojineng/37077.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3009674号 网站地图 联系:dhh0407@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