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苏轼写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的首尾两句如出一辙,均为“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词和文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反复度,文章考究开头和开头相对应,但是作诗却不克不及反复,不然一首诗可就废了。岂非是苏轼犯了这种知识性错误吗?
天然是不成能的。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轼完毕了长时放逐的生存,从一个意得志满、专心从政报国的大方之士,徐徐变成一个冷静面临、参透生存禅机的风烛白叟。听说小儿子将去就职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关于此诗,仅从字面表明是很简便的:庐山斑斓奥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看一番。无缘去观看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汹涌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以为,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但是,云云简便的一首诗,却包含着不简便,后代解读者甚多。笔者比力喜好的一种表明是,这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写照。第一句是说年轻人,活力发达,当以俗世为主,坚强拼搏;最初一句是说颠末多年拼搏后,年老了,但约莫仍旧对这个社会有很多不满,这个时分,要学会放下,看开统统,去安定观景。
我们晓得,苏轼终身丰厚多彩,履历也是大起大落,并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佛家有三种地步,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照旧山,看水照旧水。苏轼这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他在履历了人生路途上的很多坎坷之后,总结而出的哲感性言语。
文章最初,奉上一段笑话:
在看完《观潮》之后,甲愤愤地说:这是什么破诗,头句和尾句如出一辙!
乙含笑着说:这诗是苏轼写的……
甲略出息难地说:哦,是苏东坡写的,这就说得通了。首尾两句,词句相反但是涵义各异,实乃旷世之佳作呀!这让我想起鲁迅教师的一句经典话,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鲁迅教师笑而不语。
这大概也是我们宏大汉语的神奇处之一吧。
泉源:微信群众号“读史”
编纂: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行”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转达更多信息之目标。如有泉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占您的合法权益,请接洽我们。我们将及时改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shenghuojineng/4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