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提出两个必要条件(回答世界之问:构建普遍安全的全球发展共同体)

时间:2022-12-16 17:10:51 阅读:69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和人类生活,世界各地动荡源和风险点明显增多,全球和平发展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世界发展与安全的深度交织变得越来越突出。然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和普遍安全的历史大势没有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确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回答世界之问,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功的实践经验而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从更广阔的视角统筹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坚持发展优先、普惠包容、和谐共生,打造以人为本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共同体。第一,更加注重全球化发展的平衡性。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保障全球发展效率和动能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的正当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共享共建发展,就需要尊重差异,坚持开放包容,不搞排他性、“碎片化”小圈子,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团结合作、联动发展,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权利平等、责任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建设全球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二,更加突出全球化进程中的安全和可持续要素。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构、发展和革新,促进各种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极大提升了全球共同抵御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突发事件的增多,国家集体行动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尤其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各国政府的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多方协调能力与国际合作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依然是基本国际行为主体,是应对国际危机、解决全球问题必须依靠的基本政治力量。当前,全球治理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面临“碎片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压力,各国尤其是大国更需要在传统安全问题特别是健康安全、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新的全球安全发展事务上寻求利益契合点,在相互尊重彼此社会差异与不同国家治理风格的前提下,形成明确问题导向的通力合作,增加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动力。第三,全球化的动力源将更加多元均衡。随着国际社会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化,非西方力量包括民族国家、资本、社会组织等将更加积极主动,更全面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推动和塑造作用,推动各个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以及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在全球治理机制的转型过程中,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差异,塑造多边主义的网络化和包容性,增加全球治理的灵活性,给予各国更充分的政策空间和自由度。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中国实践为全球共同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国倡导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力提振了全球减贫信心,不断深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强大动能,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发展能力、加快绿色转型。中国通过举办进博会、服贸会等向世界发出明确的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信号,对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具有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是多元开放、务实有效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共同发展平台,也是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持续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整合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打造“效率与韧性、利润与安全、区域化与全球化协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加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治理架构”“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缔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9%。202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服务业同比增长16.7%。中国生产率较高、产业链供应链先进、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市场所在的地方,就是企业希望所在。概言之,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开放合作所产生的“磁场效应”是客观存在,是规律使然。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更高水平的普遍安全共同体。第一,普遍安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要求,只有形成安全共同体,才能建设命运共同体。普遍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是各主体共建共享的合作安全、发展安全和共同安全。第二,普遍安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作为发展的目的。防控疾病在全球大流行必须加强全球协同和国际合作,强化对全球多边治理机构的支持和能力建设,在公共卫生领域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尤其是需要更多关注那些应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构建更加一体化、网络化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第三,面对全球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危机,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常观大势、常思大局,重视研究风险危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公共风险管理机制。第四,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进一步改变了人类对环境和生态安全的认知,世界各国要真正重视“人与健康”“自然与生态”的可持续性,建立起应变和适应新常态的安全体系。

  中国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国家安全与全球安全,坚持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际安全合作,重视管理型安全,注重共同安全,在一系列事关全球安全稳定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进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作出了表率。中国坚持责任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提升本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中的整体性话语权和影响力,首先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聚焦关键基础设施和个人信息保护、企业境外数据存储和调取、供应链安全等重大问题,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中国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建立区域性跨国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跨国信息交换机制、建立公共事件政策协调机制、建立应急响应跨境政策协调机制等,有效处理全球突发公共事件。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参与和引领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的减排承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团结整合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全球治理体系整体协调,以有效应对全球事务。

  人类正生活在一个“高风险、多动荡、更脆弱”的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之中,同时也是“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整体主义思维方式,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经说过:“全球化和相互依赖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该如何管理我们的共同活动和共享利益,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许多挑战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的地步。在国家的层面,我们必须更好地治理;在国际的层面,我们必须学会一起更好地治理。有效的国家对两种任务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后疫情时代确立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协调推进的理念,在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互动进程中,如何平衡国内资源与国际合作意愿,成为衡量主要大国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在国际关系层面,都必须创造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开放和包容,使各国普遍平等参与;二是实现国内国际政策的衔接互动。在大变局、不确定性成为这个世界时代的“症候”下,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给世界以信心和希望。

  (赵英臣,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tiyuzhishi/11137.html

标签:共同体 构建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3009674号 网站地图 联系:dhh0407@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