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红是演艺圈的老戏骨,他今年61岁,从影30多年来留下了很多经典形象。
早在1985年,倪大红就和唐国强合作了经典影片《高山下的花环》。
1994年在《我爱我家》中,他扮演“智障”的胡阿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他在《大明王朝1566》里扮演大奸臣严嵩,剧中的他老态龙钟完全看不出参演时只有46岁,在一众戏骨中倪大红也显得出类拔萃。
2019年,他在《都挺好》中饰演的苏大强火遍全网,他也因此获得了白玉兰视帝。
今年,他又在《悬崖之上》中成功出演了一个特务科科长,再次用精湛的演技折服了观众。
有人评价倪大红“眼袋里装的都是戏”。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老戏骨,却在10年前遭遇了一次滑铁卢。
这次失败的出演让他饱受诟病,网上关于“最名不副实的老戏骨”的讨论帖里,倪大红也因为这次失败的出演而多次被大家提起。
这部戏就是2010年的《三国》,倪大红在剧中出演了司马懿。
司马懿是大家很熟悉的历史人物,他狡黠隐忍,熬死了曹丕和诸葛亮,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按理说倪大红已经演过严嵩了,饰演司马懿也应该游刃有余,可是这一版的司马懿却始终走不进观众心里,大众批评时还会顺带加一句“真是不如老版魏宗万的司马懿”。
为何这次表演成为了倪大红的滑铁卢之战,和魏宗万相比,他的差别具体又体现在哪里?今天皮哥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倪大红的表演
新版《三国》中,司马懿首次出场已经是43集。
一上来,曹操正对着谋士、战将总结赤壁兵败教训,司马懿却在下面呼呼大睡,曹操也二话不说,直接将他下狱。
在后面的戏份中,他就差将“我是内奸”四个字写在了脸上,全程都是神神叨叨,上蹿下跳,一惊一乍,完全不像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就像是被后来的苏大强附体了一般,让人看着很出戏。
倪大红其实有些无辜,这种演法某种程度上是剧本要求的。
我们知道1994年的《三国演义》已经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了,高希希进行这类翻拍时,最喜欢的就是“另辟蹊径”。
比如今年他翻拍的剧版《大决战》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电影版《大决战》动用了举国之力,拍得大气磅礴,而高希希翻拍时则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形式,讲了解放战争期间很多小人物的故事,虽然毁誉参半,但也拍出了新意,豆瓣评分也有7.8分,不至于拉胯。
而在新版《三国》中,他同样采用这种“走偏路”的手法。
老版的《三国演义》讲究古朴,很多台词都是书中文言文的形式。高希希拍新版就拍得很现代,甚至演员的台词都是用现在的大白话说出来的。
老版的《三国演义》讲究内敛,曹操、司马懿、诸葛亮这些形象都诠释得一板一眼,很正统。
高希希拍新版就拍得很“另类”,很多形象、思维表达就像现代人穿越过去的。
陈建斌饰演的曹操竟然发嗲卖腐,他出演完本剧也是饱受批评,直到之后《甄嬛传》热播,才缓过气来;
陆毅饰演的诸葛亮眉头紧锁,举止轻浮,相比唐国强少了一点大家风范,陆毅后来演《人民的名义》里的侯亮平依然摆脱不了这股轻浮的劲儿。
当然还有倪大红的司马懿,从阴谋家变成了异装癖,单拎出来有些不伦不类,可是放在整部剧中却也很和谐。
新版《三国》因为走接地气的路线,虽然被人诟病,但豆瓣评分也有7.9分,高希希就是有这样一种特别的能力,能把9分经典换用另一种自己擅长的风格进行表达,最后翻拍出来也有8分,倪大红为了适应全剧节奏,自己也做了不小的牺牲。
当然除了客观原因,倪大红自己对司马懿的理解也有偏差。
在新版《三国》播出期间,倪大红接受采访时详细讲述了自己扮演司马懿的心路历程。
他说历史上司马懿的相关资料不算太多,这给他很大的创作空间:“司马懿有个基本的雏形,在此基础上我会疯狂地‘胡思乱想’。”
比如司马懿的戏服,倪大红和高希希连换了十几套都不太满意,最后选取了一件非魏宗万常夸张的道士服,这也说明了两人在创作司马懿时是有很大热情的,但只做了加法,没有学会做减法,导致角色属性太过冗余了。
记者还提出了疑问:大家心中的司马懿是内敛隐忍的,这版司马懿为何如此外放和充满侵略性?倪大红回答这样的表演方式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他觉得司马懿拥有经天纬地之才,自然言行举止要比较夸张才行。
可以看到,倪大红表演司马懿也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他觉得观众不认可这种“外化”的司马懿也是情有可原的,他也会将这些逆耳忠言作为日后创作的动力。
尽管塑造了一个“另类”的司马懿,但倪大红还是用自己丰富的表演经验将司马懿诠释在了水准之上,不过和魏宗万版的司马懿一比,差距就有些大了。
二、魏宗万的表演
魏宗万老师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来他的演艺之路并不顺当。
从上戏毕业后在剧场跑了10年龙套,直到出演《一个和八个》才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并很快成为了“奸臣专业户”。
比如《水浒传》中的高俅,《包公生死劫》中的吴太师,《大宋提刑官》里的卢知州,《隋唐英雄》里的宇文化及都是大奸臣,而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角色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
1992年《三国演义》筹拍阶段,剧组在选择司马懿的扮演者时,前前后后考量了4个人,都因为年龄不太合适放弃了,这时导演王扶林想到了和自己合作过的上海人艺演员魏宗万,就让剧组摄影张纪中立刻联系了他。
魏宗万一听自己要演司马懿,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原因有三点。
魏宗万从6岁就开始看京剧,剧中的司马懿都是白脸长胡子,性格胆小如鼠,这和自己的反差太大。
当时古装戏的风潮刚起,魏宗万对这类剧颇有微词,觉得里面的台词古不古、今不今的,演员走路的姿势也不对,像穿着旅游鞋和皮鞋在走路,他很排斥古装戏。
拍战争戏要骑马,而魏宗万不会。
张纪中听罢,立刻逐一打消了魏宗万的顾虑。
首先,电视剧和京剧不一样,讲究写实,司马懿不一定是白脸长胡子。
其次,魏宗万对古装剧有些难以接受,那不如自己演一演,大不了让别人笑话一下。
最后,剧组专门给魏宗万找了骑马的替身。
于是乎,魏宗万就跟着张纪中来到了北京,在旅馆一待就是两个礼拜,期间魏宗万又把《三国演义》精读了一遍,甚至还总结出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决,司马懿的胜率是52%,诸葛亮的胜率是38%,剩下10%双方打成平手。
从准备工作就能看出魏宗万表演的态度有多么认真。
开拍后的第一场戏就是空城计。
需要骑马,剧组本来找了替身,可是五十多岁的魏宗万却主动请缨亲自上阵,为了和马儿搞好关系,他每天把两个肉包子藏在铠甲里偷偷喂给马吃,甚至还和马儿说起了悄悄话:“哥们儿,我来自上海不会骑马,您担待着点儿。”
于是那场空城计,54岁的魏宗万骑着马完成了拍摄,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后他逐渐适应了骑马的节奏,导演王扶林笑称他是“草原雄鹰”,而老魏摸摸自己光溜溜的头自嘲自己是“草原秃鹫”。
魏宗万在最火的时候曾和赵本山齐名,业内有“北赵南魏”的说法,可是他名气并没有想象的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为人做事很低调,而他演的这些奸臣也大都是城府极深、极其内敛的存在。
倪大红在创作司马懿时,从一开始就给他戴上了“阴谋家”和“叛逆者”的标签,因而一出场就与众不同,让人无法接受。
而魏宗万觉得,从司马懿的视角来看,他和诸葛亮之间的战争是保家卫国之战,司马懿坚守了8年,至少在最开始是怀着赤诚之心的,不会一出场就想着谋反,他对曹操也是忠心的。
两种创作思路让两版的司马懿在呈现上截然不同。
倪大红版的司马懿像开了天眼一样,多智且疯癫;而魏宗万版的司马懿则更加写实,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当然魏宗万演司马懿绝不是固步自封,他也有自己的理解。
比如有一场戏是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女人的衣服,司马懿乐呵呵地穿上展示,还对来使说回去好好谢谢你家丞相。
这场戏原书只有“司马懿受之,心中大怒”地描述,魏宗万提出这里能不能加上穿女装的具体动作,他觉得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司马懿的气定神闲。
可副导演觉得不妥,魏宗万坚持要保留,他在后来的采访中还回忆了自己当初放出的一句“狠话”:“咱们去找导演王扶林理论,如果通过了那是你们的功劳,如果不通过,剧组一天一两万的拍摄成本我来承担!”
最终这场戏顺利通过,魏宗万“过火”的处理反而使司马懿这个角色更加丰满,后来倪大红的版本也保留了穿女装的这场戏。
说是过火,魏宗万始终是带着镣铐跳舞,他没有丢掉司马懿的魂。
反观倪大红,在创作时没把握好尺度和表演方式,让司马懿走向疯癫了。
魏宗万老师当然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倪大红老师也是当之无愧的老戏骨,一个演员在职业生涯中是要历经各种波折、尝试各种表演方法的,即使走了弯路,但从长远来看,或许这段弯路其实是他们不断上升的阶梯。
我想如果让现在的倪大红再演一遍司马懿,他应该能交出一份更令人满意的答卷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tiyuzhishi/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