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的国王和05年的火箭,不知道大家有多喜爱他们。
在当年的季后赛中,他们都遇到了所有运动员最不愿意遇到的事——不公正的判罚。
自从那年以后,两支球队便都巅峰不再,只留下球迷们的扼腕而叹。
最开始,国王湖人的西决系列赛只是被偶尔提起的吹罚黑例,但是在08年“多纳吉事件”曝光之后(裁判涉嫌赌球黑掉05年火箭小牛系列赛),不只黑哨史上又多了一个血淋淋的案子,NBA官方的公信力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球迷的一致质疑。
然而,联盟一面强烈否认控制比赛的指控之后,一面他们也没有展现出严加彻查大力清除的姿态。相反,他们反而更加放大了裁判的权利。
可想而知,当球员们知道了这一黑幕之后会对裁判有什么样的抵触情绪,因此,为了压制球员的舆论,防止他们公然反抗裁判,联盟对他们进行了更强的保护。
于是,10-11赛季,“改良”后的NBA“0容忍”规则出台了,球员被吹罚技术犯规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了。
这项规则,在出台之时遭到了NBA球员的集体抵制,其中就包括了勒布朗-詹姆斯等顶级球员。这项规则的推行,可谓是联盟一意孤行的产物,因为球员抵制它的原因不只是因为不能在球场上肆意挥洒情绪,还因为它的制定根本就没有征求过球员一方的同意。
10-11赛季,凯尔特人球星凯文-加内特在与纽约尼克斯队的一场比赛中,在16秒内获得了两次技术犯规被飞快地罚下,成为了“0容忍”的第一位受害球星。
其实,斯特恩这项规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赛在日后的观感,也不需要把锅全扣到肖华的头上。
当球员不敢让自己的情绪外泄,他们自然在比赛中有所压抑,再加上NBA的规则越来越保护进攻方,所以激烈的情绪与它带来的身体对抗就都不见了,谁愿意动不动就交个几千美金的罚款呢。
因此,联盟里只剩下一群乖乖的领袖,在打乖乖的篮球——库里,哈登都是这样的性格。
NBA的比赛不再火爆了,应该怪谁呢?所以,每当我看到德雷蒙德-格林在对着裁判大吼大叫然后被吹罚技术犯规的时候,反倒还有一种看老比赛的亲切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看起来,“0容忍”这项规则的改制只不过是斯特恩为了压制手下“打工仔”的一记重拳。因为在当时,劳方和资方的矛盾已经接近顶峰。10-11赛季结束之后,这股巨大的矛盾便迫使NBA停摆了。
从裁判赌球丑闻出现之后的动作来看,NBA对待大众职责的态度并不是十分端正。不仅不致力改革对广大球员杀伤最大的裁判,反而对裁判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NBA将这一权力授予已经有嫌疑的裁判,让他们有能力和机会进一步改变比赛结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修改比赛。或者,如果他们对某个运动员怀有怨恨,通过驱逐该运动员来改变比赛的结果。他们是否有一个有效的论点并不重要,裁判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比赛并不重要。”
这是B-R在2011年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的所言。
如今的比赛,被大众质疑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既然裁判经常会误判,或者有目的的判罚,难道NBA不能杜绝这种情况吗?
当然不是,其实高科技早就能取代裁判带来相对的公平了。
Second Spectrum是NBA自2017-2018赛季以来的官方视频跟踪技术提供商。在Second Spectrum之前,是SportVu在2013-14赛季和2016-17赛季期间是在为NBA球队服务。
他们可以通过实时的视频跟踪,来纪录球员的数据,不只包括简单的篮板得分,甚至更多细节,比如快攻得分,挡拆得分,投射距离,防守强度等等等等。
高科技的引入,可以让NBA的比赛无比直观,大数据对NBA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在记录比赛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在以往比赛中无法记录的数据。以NBA官网为例,最近几个赛季最新加入了很多数据,就包括我经常会使用到的:
干扰(Deflections)——指防守球员在对手非投篮时触碰到球(如破坏到对手的传球,但不形成抢断);
活球争夺(Loose Balls Recovered)——指当球权不属于任何一方时的活球状态下,球员争抢到球权(比如地板球的争抢);
两分球封堵(Contested 2's)——指防守队员在对手出手两分球之前,上前紧逼并且伸手封堵;
三分球封堵(Contested 3's)——指防守队员在对手出手三分球之前,上前紧逼并且伸手封堵;
这回大家知道了吧,这些数据并非是通过人为统计,而是通过摄像完成记录并且计算的。
然而,它们目前只是在为球队服务,并没有完全为比赛服务。
这套追踪系统连防守球员对进攻球员隐性的干扰都可以捕捉计算,甚至可以精确到:挡拆发生时,掩护是否真的挡住中了防守队员。通过视频跟踪技术,安装在NBA赛场上的摄像机可以采集包括球/球员/裁判位置、动作等动态统计/视觉特征在内的三维空间数据。
如果它真的应用到赛场判罚上,那哪里还会有带球撞人还是阻挡犯规的争议呢?谁先站住位置,是否走步,有否侵犯圆柱体等等,将会真正的做到公之于世一目了然。
而在现行的判罚模式中,裁判其实也一直在调整公正性,他们会在比赛中同时接收回放中心的反馈,或者自行判断进行“平衡哨”,这是一种两边都不讨好的行为。而到了最后时刻的关键判罚,由于已经没有“平衡哨”的机会,联盟就会通过裁判报告来“承认错误”。
因此,想让NBA的比赛达到绝对的公平其实并不难以做到,引入上面这种类似“鹰眼”的辅助系统就是最好的办法。全方位的视角,高倍的慢放和精准的计算可以保护每一回合的球员们都被公正的吹罚。
然而,没有了裁判,NBA就不再是NBA了。
没有了裁判,联盟便少了制造噱头的武器,因为这是传统——争议就是流量,流量就是关注。
因此,在最初引入视频跟踪技术的时候,NBA也只是计划用科技来取代部分判罚环节,高科技依然只是人工的辅助。
所以,NBA永远不会放弃裁判。
自打上任以来,肖华想过各种改革的方案,包括取消全明星,增加女领导,多设总冠军。然而,他从没想过动裁判一根汗毛。
NBA正处在一个敏感阶段,他们已经度过世纪初拥有众多历史TOP级别球星坐镇联盟的时代了。
随着鲨鱼,邓肯,科比等人的退役,詹姆斯的生涯晚期也将不可避免的到来。本赛季的NBA收视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肖华想利用裁判来控制比赛制造剧本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口水少了不热闹可以理解,但是口水多了,怕是要脏了NBA的金字招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tiyuzhishi/1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