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离不开这山这海——
老兵的选择
■王雪钧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容瑢
“按照最新规定,部分优秀军士在服役期满后,若因编制原因不能晋升到更高一级军衔时,仍可以通过延期服役的方式继续在部队发光发热。”
一纸延期服役新政策,给即将到期的军士开拓了另一条人生航迹。
优秀人才的保留,为部队建设发展注入了更为恒久的动能;对老兵来说,能够继续留在部队,既是梦想得偿所愿,也是青春价值的延续体现。
在漫长的边海防线上,有这么一群人身处高山海岛,昼夜守望祖国的海空。他们当中首批延长服役的军士老兵,有着怎样的放弃与割舍,又是什么让他们在即将可以拥抱家庭温暖灯光的时刻,选择继续眺望边关冷月。
跟随记者的笔触,我们一起走进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旅,看看3位延期服役军士的人生选择。
——编 者
“其实是我离不开这座山”
夜已深,闽北高山某海军观通站,一级上士杨凯拿着扳手,默默修理着一把老旧的学习椅。
白天上课时,看到前座椅子有些摇晃,他便记在了心里。趁晚上大伙休息,他独自带着工具来到学习室把椅子修好,再蹑手蹑脚回到宿舍。
杨凯已经忘了这种“习惯”是从何时开始养成的。他只知道,从2009年夏天登上这座山那天开始,便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听着窗外风声呼啸、室内战友鼾声渐起,杨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索性掰着手指算起了离别的日子——还有40多天就要服役期满!想留下来却无编制名额,他的内心充满了一位老兵的不舍与牵挂。
然而,一个“大消息”的到来,让这一切突然发生了变化。
休假前夕,老兵杨凯再一次望向守护的海疆。
第二天,教导员赵玉龙把杨凯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关于优秀军士可以申请延期服役的通知。没一会儿站长也闻讯跑了过来,3人一起看完通知后都激动万分。赵玉龙说:“老杨,别走了,留下来。”
退伍的日子渐近,申请延期服役的正式批复却迟迟未到。杨凯像往常一样值班、带新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才会望着天上的星月,想一想昨天,也想一想明天。
老家在黑龙江,杨凯18岁参军入伍。他的爷爷是一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兵。童年他没有任何关于爷爷的记忆。
杨凯记得当年自己就是奔着“海军”来的——“当一名乘风破浪的水兵,多帅气!”
没想到,新兵集训结束,他被分到了通信站。杨凯没有气馁,靠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刻苦学习专业本领,2007年被保送到士官学校深造。
两年后,杨凯顺利完成学业,面临二次分配,他接到命令去旅队报到。到了旅里,杨凯才得知要坐几小时的车去营里;到了营里,营长告诉他,还要换轮渡再向海边走。到了海边,杨凯给站长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站长火急火燎的声音:“刚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实在抽不开身去接你……”
站长给了杨凯一个电话号码,要他自己联系驾驶员上山。晚饭前,他坐上了汽车,沿途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杨凯的心却一点点沉下来。
山顶观通站占地不大。站长告诉杨凯,他们主要担负对当面海域侦察以及水面舰艇引导任务。守山望海的日子,要学的很多,杨凯忙得没时间委屈。在学校培训时积累的业务知识渐渐派上了用场,他很快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
只有在稍稍不忙、能够“喘息”一下的时候,坐在高山顶上,他才会感到心底那一缕隐痛,梦想仍然是远方的一道光。
一次,杨凯在为战舰导航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是分配到一艘炮艇上的一位同窗战友。在各自的战位上,他们都猜到了对方却无暇问候,杨凯只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一丝不苟为战友引导航向。
一串串电码张口而出,一个个坐标记录在案……那一刻,在同一片海域的不同点位,这对战友用各自的坚守,诠释同样的使命担当。杨凯突然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任何岗位,无论守在哪里,都是在守护祖国的海疆。
那天开始,杨凯释然了。从此,坚持成了他守站的动力,并渐渐化为他心中的一种信仰。
蹲守坑道奋战10多个小时,一口饭没吃,全程拿着话筒导航,直到嗓子喊哑的人是他;连续两年参加上级比武夺冠,带着奖状奔回站里,和战友们相拥而泣的人是他……
杨凯觉得,这座观通站需要他;守在这座孤寂的山上,他的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其实就在自己手上……他找到了,也抓住了。
那天中午,杨凯刚从阵地值班回营,战友们就将他团团围住:“班长,批复通知下来了!”
听着“徒弟”陈亮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声音,杨凯内心也是一阵山呼海啸:“大家总说这里离不开我,其实是我离不开这座山。”
“让我改变决定的是那个放在桌上的苹果”
走进医务室,一级上士张国川看见桌上摆放着一个苹果。
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都说了不用,这又是哪个放在我这里的?”
今年是张国川服役第17年,也是他驻守这座小岛的第2年。别看他在岛上待的时间不长,作为一名卫生员,张国川是这座观通站里的“香饽饽”。
2005年,卫校毕业参军入伍的张国川,被分到了该旅卫生队。干一行爱一行,张国川利用空余时间钻研本领,渐渐在官兵中赢得了好口碑。
2020年,张国川还有一年就到了最高服役年限,但旅队没有高级卫生员的编制。张国川清楚,他很快会脱下这身军装。
这一年5月,张国川响应组织“面向高山海岛,服务基层官兵”号召,主动请缨去了一座海岛观通站。他说,当了一辈子海军,他还想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在旅机关当卫生员,张国川每年都会上山、上岛去巡诊。他曾自诩熟悉基层站点,但在真正长期驻守观通站之后,他的“观点”彻底变了。
张国川站在宿舍内凝望远方。
上岛第一天,坐了大半天轮渡的张国川被晕船折腾得够呛。在年轻战友面前,他连连摆手说 “不碍事”。到了宿舍,战友们见他脸色苍白,便要将他扶到医务室检查。他又摆摆手说:“这算啥,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刚上岛那阵子,碰上台风季停航,站里蔬菜水果储备不多。为了表示对他这位老兵的欢迎,站里破例安排了一顿自助餐,让他倍感温暖。
那段时间,他常常独自一人望着海面发呆。有时挨不过寂寞,他在心里也会质疑自己的选择:“眼看就要走了,还来这里遭这份罪,图什么?”
是啊,图什么?那一天,一级上士张东扶着腰、弓着背“挪”进医务室。张国川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便开假条让他卧床休息。谁知,张东一刻也不要“躺平”,执意要上阵地值班。他挣扎着坐起来说:“如果你开出的‘药方’是让我卧床,那我再也不会到医务室看病了!”
战友的话,猛地“撞”了张国川的心一下,把他撞疼了,也把他撞醒了!身为基层卫生员,他必须为患病战友治疗;同时身为海防军人,他瞬间理解了张东的坚持……
最后,张国川选择用针灸为张东治疗,帮助他缓解疼痛。长期驻守海岛,官兵们很多人都有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官兵们往往选择‘咬牙忍痛’。”张国川说。
不久,张国川有了一次休假机会。离岛后的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针灸、理疗、按摩技术上。
休假归队,张国川尽其所能为战友减缓病痛。“不用出岛,也能治病。”张国川的名气越来越响,加之他幽默豪爽的性格,小小医务室迎来一批又一批求诊的官兵。
来到海岛之后,最让张国川感动的,是偶尔会出现在医务室显眼位置的一个苹果。
“来来往往医务室的人太多了,这个苹果会是谁放的呢?”心中带着疑问,一次诊疗结束,二级上士邱基恩被他“抓了个现行”。
这位老兵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给我们做针灸理疗,实在太累了。给你准备点水果,你别嫌弃。”感动,如暖流涌入张国川心田。
在小岛上,物资并不太富足,但关怀与呵护从不缺失。一个苹果,是这座小岛官兵最质朴的感情表达方式。
这天,教导员高卫星手里拿着一份延期服役的通知来找张国川,脸上的表情有些为难。
一方面他无比希望张国川能留下来,“岛上有一位好卫生员,太重要啦。”作为站领导,高卫星非常清楚张国川家中的困难。
妻子带着女儿住在山东老家,一人照顾孩子,生活不易。张国川父亲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记得有一次张国川休假归来,哽咽着告诉战友,他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
那晚,在征求了家属的意见后,张国川提交了延期服役申请书。
守岛时光赋予了张国川生活不一样的颜色,海岛战友的质朴深深影响了他,让他坚定了一个选择——守好祖国的海防,守好身后的万家灯火。
张国川已经做好计划,这次回家,他要给父母好好做个理疗,顺便说说小岛上的故事。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要把二老接到岛上来住几天,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这座他热爱的海岛。
在医务室忙碌了一天,张国川笑着说:“让我改变决定的是那个放在桌上的苹果。”
“有些温暖来得令人猝不及防,你看,山上的绿树又抽出了新芽”
结束值班,王彬彬在山顶眺望。
闽南某个海拔千米的山巅,驻扎着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站里的一级上士王彬彬正在收拾行李。他马上要休假回家了,心情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这次休假,他要带的东西可比往常多,再过几个月,他就要退伍了。
拿出10多年前的那个行李箱,早早做好的心理准备却“破了防”,看着从入伍就陪伴着自己的“老伙计”,素来话少的王彬彬更加沉默。
他想起2008年,火车站里,班长一见面就递给他一只红色塑料袋。从来没晕过车的王彬彬起初不以为意,直到卡车顺着山路盘旋,转过第31个弯道,他终于忍不住吐了起来。
老班长笑着说,“咱们站有句话叫‘下西洋易、上金刚难’,‘金刚’指的就是咱们脚下的这座山。”伴着车载音响里欢快的迎宾曲,王彬彬苦笑着感受大山的“热情”。
车上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一个个都泄了气,痛苦瘫倒在座位上。2个小时后,车窗外,雾霭中掩映着一座有些老旧的迷彩楼,山尖上的雷达球若隐若现。
车停了,王彬彬踉跄着走下车,还没来得及看清眼前的景色,就和扑面而来的雾气、潮气“撞了个满怀”,抱着一棵树又吐了起来。
后来王彬彬才知道,他抱的这棵树,是站里一位老班长入伍那年亲手种下的,那位老班长也是他的专业“引路人”——张荣明。
2015年,在这座山上服役满30年的一级军士长张荣明光荣退伍。退伍前,张荣明紧紧抱着自己当年入伍时种下的这棵树,不愿离去。
那一幕深深印在王彬彬的脑海中,年月赋予了树木一圈圈年轮,也在老班长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今天,轮到王彬彬说再见。
那天晚饭后,他默默整理着书架。书架上那几本笔记,可是他的“宝贝”。入伍这么多年,他把值班经验都总结在本子上,一笔一画都很珍贵。
随便翻开一页,那是2018年夏天的一个凌晨。
一个绿色光标突然闯入雷达屏幕,王彬彬一遍又一遍重复操作,终于,他发现了“蛛丝马迹”。
再次确认后,他果断上报为可疑目标。最终经上级印证,雷达判情准确。
时隔多年,王彬彬仍能清晰地记起这些“战斗”画面。每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总能给他带来更多自信。
王彬彬慢慢往后翻,这样的“回忆”越来越多。日记本上,记录的是数据,是经验,更是战友们用青春汗水昼夜不歇的守望。
王彬彬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念叨:“这几贴膏药留给梁家竟,山上湿气重,他也有风湿痛的‘老毛病’;这个小音响留给老朱,他喜欢健身,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跳操……”
“按照最新规定,部分优秀军士在服役期满后若因编制原因不能晋升军衔时,可以通过延期服役的方式继续留在部队。彬彬,你要不要考虑再留队干几年?”
指导员穆前心中,王彬彬不仅是优秀的专业骨干,也是老兵敬业的表率,连打扫卫生这种小事,他都一声不吭地抢着干。
对于王彬彬退伍,穆前始终觉得可惜。那天,他第一个找来王彬彬,为他分析政策。王彬彬怎么会对部队没感情?但他的犹豫,自有他犹豫的理由。
打开他的微信就会发现,王彬彬为人内敛,平时发朋友圈的内容不多,但几乎每条都与家庭有关。
2017年10月8日,王彬彬在朋友圈写道:“真想飞到你身边,希望一切安好。”女儿出生那年,由于担负演习任务,王彬彬硬是到了孩子出生当日,才匆忙赶回家。路途漫漫,看着可爱的孩子,王彬彬的内心,对女儿的亏欠又多了一分。
妻子顾红梅记得,那天接到王彬彬延期服役的消息,心里五味杂陈。捧着电话,顾红梅沉默了片刻:“你无论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家人的鼓励,让王彬彬有了“主心骨”,继续坚守。这是军人无悔的选择。几个月后,批准延期服役的通知正式下发,王彬彬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父母。
谁也没想到,几天后,站里收到一个特殊的包裹——里面有一件换季新衣,是妻子送给丈夫王彬彬的;一大罐自制的黄豆酱,是她送给全站官兵的。
阵地上,王彬彬坐在熟悉的战位上,透过电磁波网,继续守护着这片海域。
下了战位,他给妻子拍了一张绿盈盈的山景照片,“有些温暖来得令人猝不及防,你看,山上的绿树又抽出了新芽。”
本版图片由樊罡、张东、韩伟军摄
结尾,以上就是自延期集训通知后(拥抱家庭还是继续坚守?3位延期服役军士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的文章整合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tiyuzhishi/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