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过去8年了,但对于任何一个巴西球迷来说,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在家门口1:7惨败德国的比赛,至今依然是一个梦魇般的存在,只要一想起来,就会心痛不已,甚至还有惊惧之感。很难想象当时在现场看球的球迷会是什么感受。
其实半场5:0的比分已经提前宣告这场比赛失去悬念了。据说德国球员在更衣室已经商量好,下半场不再继续羞辱巴西了,但是穿着9号球衣的许尔勒,又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下半场连进两球。当然,德国最后一分钟还是让奥斯卡打进一球,从当时德国球员的防守强度来看,这个球基本上是让给巴西的。毕竟巴西一个球不进的话,实在太难看了,这毕竟是他们的主场。
有人说,足球场上,对对方最大的尊重就是全力以赴,说得直白一点,能打5:0就别打4:0,能多进一个球就多进一个球。那种给对方留面子的行为,反而是对对方的羞辱和嘲讽。
这种说法其实挺形而上的,表面看,逻辑上没问题,但实操起来,哪支球队能受得了被对方接二连三地进球啊?不要面子的吗?所以德国最后让一个,还是动了恻隐之心的。
不过就算让,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否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在这方面,诺伊尔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巴西的颜面。
当时奥斯卡在前场接到队友的传球,来到禁区,“轻易”晃过德国后卫,一蹴而就。而进球后,奥斯卡并没有非常激动,毕竟这个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过丢球的诺伊尔,反而戏份不少。
诺伊尔先是回头看了看球门,确定球已经进了,然后懊恼地用手击打草坪,站起身来不住地摇头,意在表示对丢球的不满。
其实这一系列动作如果发生在两队比分接近时,还能解释得通。但当时的情况不言自明,诺伊尔完全没必要对一个丢球如此在意,懊恼。难道巴西还能在接下来的3分钟内再进6球扳平比分?
和诺伊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的荷兰门神范德萨。2000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当时荷兰6:0领先南斯拉夫,最后时刻米洛舍维奇打进挽回颜面的一球,但于事无补。所以进球后的米洛舍维奇甚至没去球网里抢球,而范德萨则一脸淡然,没有任何表情。显然,这个球丢了就丢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诺伊尔的反应。可以确定,诺伊尔的懊恼,完全是装出来的,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表现出自己积极的战斗欲望,这正是对巴西的尊重。如果当时诺伊尔懈怠轻浮地面对这个丢球,给人的感觉是,巴西进一个就进一个呗,老子不在乎。反正老子已经进决赛了。诺伊尔正是通过对比赛的重视态度,对每个球都计较的心态,表达出对对手的看重。
其实半场过后,德国就已经知道自己会进决赛了。这场比赛结束后,德国也没有表现出极度的兴奋。一来是因为提前就知道结局了,二来也是因为不想在巴西的主场过度嚣张庆祝,毕竟打出这个比分,现场的气氛如此压抑,德国也不可能扭转这种灰色的氛围。
所以这场比赛的最后阶段,德国完全就是在演投入。厄齐尔曾浪费了一个单刀,与其说他脚头不准,还不如说他压根就不想打进。射偏之后的他,也是满脸的懊恼,绝对是装的,装给在场的巴西球员和巴西球迷看的。这和诺伊尔的那个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比赛打成这个样子,只要不是有世仇,获胜方总会顾及对方的面子的。如果说足球场上也有伦理的话,那么就体现在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tiyuzhishi/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