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天天快乐。
1
热爱运动。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被誉为“人民演员”的于洋先生,早年家境贫寒,12岁兼职儿童演员,就开始赚钱养家了。
此前,他没有经历科班学习,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他有一股钻研精神,不怕吃苦不怕累,凡事爱问个为什么,前辈们都很喜欢他,言传身教,让他获益匪浅,进步神速。
于洋先生从17岁演绎第一部作品《留下他打老蒋》,到如今洋养生从艺70多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却矢志不渝,不离不弃。堪称演艺圈的老戏骨、“常青树”。
于洋先生到了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意气风发。让周边的人羡慕不已。
运动改变人生,快乐带来春风。
在一次文艺活动时,有人跟他请教养生之道,他坦言:“我身体健朗,与我常年来参加体育运动不无关系。”
人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但是,能把它坚持到底的,凤毛麟角。
于洋先生15岁参军,在部队的熔炉里,他百炼成钢。骑马、打枪、跑步、攀岩、球类,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样样佼佼者。
于洋先生回忆从前,万般感慨道:“那时候尽管受到场地、设施的限制,也没有运动服,但我们依然玩得很开心,直到天黑得什么都看不见才回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就会快乐成群,妙趣横生;就会乐此不疲,永不觉得累。
默默无闻学习,不离不弃奋斗。
2
勇敢探索。
人生苦难重重,处处都有挑战,迎难而上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于洋先生主演的电影《水秘诀上春秋》里,有个角色叫华小龙,是蛙泳世界冠军,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时,他没有任何基础,只会“狗刨式”游泳。不过,他有个优点,勤奋好学,勇于探索。
为了早日练成“绝世武功”,他跟着教练成天泡在游泳池里,一招一式,反复打磨。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训练,他演活了华小龙这一形象,游泳技术也发生了质变,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级别。
后来的日子里,他把吃苦当做“吃补”,用勤奋付出提高自身能力;还勇敢探索,力图有所创新。
奋斗者,总是美丽的。
他主演的影片《万里征途》、《青春之歌》《英雄虎胆》、《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精彩纷呈,有血有肉,为他圈粉无数……
后来,他还导演了《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电影,可圈可点……
每一部作品,对他来说都是一级台阶,拾级而上,他看到了不一样的美好风光。
3
劳逸结合。
于洋先生有句养生名言:“人生是一座天平,一头是劳,一头是逸,只有注意调节,才能确保健康。”
这与《黄帝内经》里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思想精髓一致,他从不“拼命三郎”,从不“竭泽而渔”。工作安排得当,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奢望一步登天,只保持步步为营。
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就是养生。
于洋先生在生活中特别注重一张一弛,劳逸结合。累了,就按下暂停键,放松休息;闲了,就报名参加一些活于洋动,忙里得趣。
神经绷得太紧,容易精神崩溃;思想太过放松,容易萎靡不振。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紧不慢,脚步稳健。
于洋有一个业余爱好,那就是钓鱼。
他认为这是劳逸结合最好的方式,有静有动,有忙有闲,安安稳稳,心平气和,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还是一种体育锻炼,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刚开垂钓的时候,他完全是个小白,常常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不得法,经常一无所获。痛定思痛,他决定学习。
会生活,即是高手;常快乐,必为智者。
他发动好朋友一起开“玩儿”。
葛存壮、谢添、陈强,都被他发展过来,他们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在和谐的氛围里,其乐融融。。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得出了一整套“方法论”于洋说,“钓鱼有不少学问,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惯,要看鱼下菜,投其所好,才能有所收获。”
钓鱼,在优美的环境里端坐,陶冶情操,补益演员精神,对于健康大有裨益。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wangluozixun/1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