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不成襄也。
中冓之言,不成详也。
(一)
“中冓”为私通之廋语。“冓”之原本或指交、通,故“构(構)”之谓架,“沟(溝)”之谓渠,“媾”之谓婚。《易?系辞下》云:“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媾精”犹通精。《左传?隐公十一年》曰:“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昏媾”即联姻。“媾”引申指和,常以性喻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云:“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粤俗“冓”读如[k?ou1],兼有“端”、“取”之义,如叫小孩把凳子端过去曰“冓”,又谓男人搞目标曰“媾女”。今玉林话“冓”、“架”音同。诗曰“中冓”(媾)即内通,今语曰“通奸”。
参见篇目:《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小雅·四月》:“我日构(構)祸,曷云能穀。”
(二)
粤方言“襄”[???3]指硬塞。岭南情歌有唱:“蹻上岭尾水平胸,走下深潭土沙泱。遇见圆姑钳田蟹,蛤仔吞蛇好凄惨。”“蛤吞蛇”即系“襄”也。俗“讓”指诅骂,“镶”即嵌入,“禳”谓驱除。《论语?子路》云:“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即强取,俗谓“硬吃”,意指偷羊。《左传?僖公五年》曰:“夷吾诉之,公使讓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云:“赵王讓李牧。”“讓”皆責骂。又,《礼记?月令》云:“(季春之月)九门磔攘。”《吕氏春秋?季春》作“磔禳”,属驱鬼纳福之事。古籍“讓”、“谯”、“诘”同义,常以“谯讓”、“诮讓”、“揖讓”为骂语。吕氏《处方篇》注:“诘,讓也。”《说文》云:“谯,讓也。”《史记?李斯列传》云:“(章邯)诮讓斯居三公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曰:“(蔡泽)揖讓人主之前。”又,《史记?朝鲜列传》云:“汉使涉河谯谕右渠。”就都是这种意思。
参见篇目:《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小雅·出车》:“赫赫南仲,玁狁于襄。”《小雅·大东》:“跂彼织女,整天七襄。”
注音用宽式国际音标,声调用数码表现,近汉语拼音之四声。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wangluozixun/4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