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君(ID:changan-j):
一排排志愿军兵士
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
仿佛“冰雕”群像
这是影戏《长津湖》中的画面
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真实的战场有多惨烈?
这些亲历老兵士的报告令人震撼
△影戏《长津湖》剧照
在长津湖战争中
承继阻击美军职责的志愿军
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
他们以战役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
各位都是手执兵器的姿势
怒目凝视前线,没有一一局部向后
坚持到最初一刻
成为人民步队汗青上
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冰雕连”(材料图)
战后打扫战场时
有人发觉义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
外表写着:
“我爱亲人和故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彩的志愿军兵士
冰雪啊,我绝不屈从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傲岸地屹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雕连”兵士宋阿毛手写卡片(材料图)
是什么样的精力和信心
支持着这些年轻的志愿军兵士
宁愿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
大概从全面弟白叟身上
能找到答案
△全面弟白叟
长津湖战争中
年仅十几岁的全面弟
丢失了双手和双腿
他们进入朝鲜时
由于战事告急,来不及换装
只穿着一件薄棉衣和胶鞋
熬了三天三夜
在第四天清早
全面弟和战友们终于听到了冲锋的军号
但不测也在这时到临到了他身上
“我爬不起来了
冻僵了,冲也冲不动
看到战友往前冲
我眼泪簌簌地往卑劣”
没能和战友们一同冲向仇人
也成了全面弟终身的遗憾
△全面弟军衣照
由于四肢严峻冻伤
再也无法到场战役
全面弟被送回了东北边的病院
事先的医疗条件仅限
全面弟的截肢手术乃至没有打麻药
16岁的全面弟
丢失了全部的四肢
“拿枪我拿不了了”
这句话令人痛心
本年96岁的
老军医于芝林
也曾亲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争
他追念:
“一进朝鲜,飞机天天轰炸
我们走的路,上空都是飞机
捐躯的战友遗体都找不到。”
△长津湖战争(材料图)
于芝林呜咽:
“事先零下40℃
手捏着铁,皮肤粘上去了
再拿下去,就要掉一块皮
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
反过去披着,利于潜伏
卧在雪山中,忍饥受饿不克不及动”
△于芝林年轻时
当年,24岁的于芝林作为师病院院长
和战友夜以继日救治伤员
“战役完毕那天
病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个伤员
手指、脚趾头被冻掉的,截肢的太多了
这些兵士多数是20多岁
小的仅有16、17岁
但是没有一个哭的,再痛也不哭。”
据史料纪录
那一年的长津湖地区
又恰逢50年不遇的极寒
第9兵团进入朝鲜的第一天
就冻伤了800多人
而于芝林在战场上也被炸伤了右腿
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
强度太大、气温太低、肚子太饿
“艰苦水平凌驾长征。”
战场上,除了冲锋一线兵士们的浴血奋战
后勤保证事情相反伤害重重
1950年10月至12月时期
阎福斌承继志愿军第20军文明教员
在长津湖战争中
卖力运送伤员和后勤保证事情
△志愿军兵士阎福斌
由于物资缺少
土豆成了战场上的宝贵食品
但极度的温度低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
宛如一块块坚固的石头
“为了让兵士们吃上暖和的食品
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
将土豆一个个放在本人的胸口焐热。”
如此的战交情
一辈子刻在了阎福斌脑海里
△青年时期的阎福斌
长津湖地区有一座公路桥
是志愿军职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
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
时任志愿军第20军
高炮营副排长的吴茂和地点步队的职责
就是誓死保卫公路桥
△年轻时的吴茂和
本年已101岁的吴茂和
印象最深的是
1950年12月4日的一场战役
那天刚破晓,监督哨报告
5架敌机正向公路桥袭来
“负重创的观察员跟我说:
‘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
随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
吴茂和追念:
“我顾不上伤心
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
指引炮手跟踪射击
不休打到敌机逃窜。”
△长津湖战争(材料图)
战役成功后
吴茂和把3名捐躯的战友
埋葬在四周的山坡上
“一片一片的坟头
出名字的很少,多数是无名义士
他们都长眠在朝鲜。”
提及这些,吴茂和湿了眼眶:
“无名小卒,四字重千钧啊!”
△志愿军兵士吴茂和
是他们
用一次次据守换来今天的统统
正如影戏《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
我们的后代就不必打了”
△影戏《长津湖》剧照
网友纷繁冲动泪奔
:
“汗青屡屡比影戏情节更严酷”
“没有你们用生命据守
就没有我们的如今”
“致意心,这乱世如您所愿!”
“致敬好汉!”
71年前
中国人民志愿军冲锋在前
用血肉之躯在中国疆域
立起一道钢铁长城
用铮铮铁骨保卫了故国万里山河
71年后
山河无恙,人民健康
那群最心爱的人
故国不会忘记!
致敬英烈
人民好汉,永垂不朽!
声明:本文转自央视讯息(ID:cctvnewscenter),在此致谢!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yigezhs.comhttps://www.yigezhs.com/wangluozixun/53976.html